免费咨询电话:400 630 1672  营业时间 周一 9:00~17:00   周二~周日 9:00~18:00 

听力损失的原因及分类

造成听力损失的原因:

  • 中耳炎

  • 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中(如工厂机房)

  • 遗传因素

  • 疾病感染(如脑膜炎、麻疹、腮腺炎等)

  • 先天缺陷(如怀孕期间感染德国麻疹、早产、缺氧)

  • 听觉器官自然老化

  • 意外或外力伤害(如头部受到撞击受伤)

  • 药物伤害(如耳毒性药物)

B听力损失的分类:

听力损失的因素很多,包括疾病、传染、药物治疗引发的,及暴露在噪音中、老化和遗传等因素。一般而言,听力损失的发生,主要来自于病变;当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及脑听觉中枢的任何部位有病变时,均会造成听力障碍。而听力障碍可依病变位置不同区分为:

(1)传导性听力损失:
受损部位:外耳或中耳有问题,致使声音无法有效传入内耳导致的听损。
成因:常见的有耳垢栓塞、耳膜穿孔、中耳积水、听小骨链断裂、耳骨硬化等状况,通常其听力损失会落在轻到中度。
补救方法:大多能以医药或手术治癒/减轻,否则可使用助听器,效果大多良好。
[说明]患者常不能听见较小的声音,但能清晰的听见较大的声音
(2)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受损部位:可能是内耳或听觉神经有问题,像是内耳有一些精细的毛细胞受损,无法将音波转换为电能讯号时,或是神经传导路径受到损害时,皆会导致此类型听损。
成因:常见的有过量的噪音、遗传性弱听、老化、服用耳毒性药物、听神经瘤等。
补救方法:若是神经系统问题,应立即就医;若治疗后仍有弱听或因内耳受损,则应配戴助听系统,严重者可考虑人工电子耳。
[说明]患者因内耳受损,常有小声听不清楚,大声又会不舒服,甚至无法忍受,常抱怨听得到对方的声音却不能了解对方讲话的内容。
(3)中枢性听力损失:
受损部位:发生在中枢听觉神经系统。
成因:可能为老化、脑伤、或其他的神经疾病造成。
这类的听力损失常会导致听觉记忆及理解能力的减退。
(4)混合性听力损失:
受损部位:内耳或听觉神经问题,再加上外耳或中耳。
成因:由传导性及感音神经性听损相结合的症状、梅尼尔氏症、先天听觉系统发育不健全。
补救方法:医疗治疗及配戴优质助听系统。

 

听力损失 
类型

受损部位

中  耳

AC
(气导)

BC
(骨导)

AC-BC

传导性 
听力损失

外耳 
中耳

▶大部份可藉由医疗或手术获得治疗。 
▶不能治疗者可配戴助听器效果很好,可接近一般人的听力。

>25dB

≦25dB

>10dB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内耳 
听神经

▶大部份不可藉由医疗或手术获得治疗。 
▶听神经容易疲乏。 
▶听觉动态范围变窄,可听见及忍受的音阈较小。 
▶声音清晰度较差。 
▶助听器的帮助有限。 
▶需特别加强听语训练。

>25dB

>25dB

≦10dB

混合性 
听力损失

外耳 
中耳 
内耳 
听神经

▶可部份藉由医疗或手术获得治疗。 
▶因为混合性听力损失综合了传导性和感音性听力损失,所以对听损者的影响也综合以上对传导性和感音性听力损失者的影响。

>25dB

>25dB

>10dB